1
1、阴道炎
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,白带异常和局部瘙痒,这种情况下需通过阴道镜来明确诊断。此检查利用显微镜等医疗器械,观察宫颈、外阴以及阴道等组织,同时提取一部分组织做病理检查。不过应避开月经期,由于月经血可影响检测结果。
2、乳腺增生
乳腺超声能用于诊断乳腺增生,帮助鉴别乳腺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,不过应避开月经期。由于月经期激素水平发生变化,乳房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性增大,特别是影响乳房组织和血流,从而扰乱检查结果。
3、宫颈癌
诊断宫颈癌时需做细胞脱落学检查,也就是经刮片获取少量宫颈上皮细胞,依据细胞核形态以及结构异常、胞浆改变做临床病理诊断,用于早筛子宫颈癌。做检查时需子宫颈外口充分暴露,刮片在子宫颈外口旋转360度,轻轻刮取黏膜和分泌物。不过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,进行刮片检查时可能会污染样本,也有可能导致感染,因此应安排在月经干净后检查。
1、月经不调
月经不调时需检查性激素,判断有没有出现内分泌紊乱问题,月经期第2~3天可以空腹抽血检查性激素6项,相对来说检测结果更为准确。
2、多囊卵巢综合征
通过B超检查能了解卵巢内到底有多少个卵泡,卵泡数量大于12个就被判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。月经期可以做彩色多普勒检查,利用超声波接触不一样的界面,折回到屏幕上获取的图像,用于判断器管和组织形态变化,检查结果根本不受月经影响。
3、排卵功能障碍
育龄期的女性若长期不能成功怀孕,同时伴有月经不调,极有可能是自身排卵功能异常。月经第2~4天做超声检查,能准确了解窦卵泡数量,鉴别卵泡和囊肿,能更好地判断卵巢储备功能,若窦卵泡数量不足4个,说明卵巢储备功能不好。
温馨提示
针对于妇科疾病检查以及需探明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的检查项目,应安排在月经干净后一星期内做,如乳腺癌、子宫肌瘤和输卵管堵塞等。其实大多数妇科检查都需避开月经期,由于月经期荷尔蒙分泌量下降,月经期小腹部疼痛,基础体温降低,再加上月经期出血,使得体能消耗和营养流失,所以造成监测结果不准确。
月经前是不建议做妇科检查的,因为月经前女性盆腔和子宫都会充血,月经期前女性体内雌激素会开始增高,从而刺激宫颈腺体分泌物更多分泌物,出现白带增多的现象,而且经期前子宫内膜的厚度是最厚的,此时做检查的话,是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,不利于医生诊断出疾病问题。
不仅是月经前不可以做妇科检查,月经期间也不可以做检查的,一方面月经期间子宫会排出经血再经由阴道流出,导致会无法看清子宫、宫颈以及阴道的情况,另一方面月经期间宫颈是处于打开状态,此时做妇科检查,容易使得外界病原体入侵,甚至有可能会逆行进入子宫,增加感染发炎的可能。
家庭医生在线专稿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标签: